数据中心作为生成式AI的底层支撑,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用户对于数据中心交付速度、交付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双重影响下,2025年对于数据中心行业而言,将是一个变革之年。
在变革中,数据中心行业在2025年也呈现出了一些趋势,这些趋势包含了数据中心建设、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可以说当下的数据中心与传统的数据中心已经截然不同了。
趋势一:预制化、模块化建设方式或将成为主流
大模型的变化有多快?短短两年时间,大模型已经席卷了各行业,各行业对于算力,尤其是智能算力的需求呈现式井喷式的增长。
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企业对于智能算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IDC数据显示,受AI影响,从2022年到2026年,中国区人工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2.3%。
与此同时,互联网“快”的特点也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得以延续,用户对于数据中心交付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算力的底层支撑,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之长,是业内的共识。
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经过设计、土建、机电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建设一座支持万卡的数据中心需要多久?如果从土建开始算起,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大概需要12个月的交付周期,对于北方存在“冻土期”(冻土期不能进行土建施工)的数据中心而言,可能这个时间还会更久。
而AI等IT技术的演进日新月异,数据中心机柜密度也随之飞速提升,“3年前规划的单柜功率普遍在5-10kW/标准柜,而目前单台支持大模型的AI服务器功耗就已达10kW以上,传统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速度难以满足各行业对算力快速迭代和高速增长的迫切需求。”浪潮信息数据中心行业专家告诉钛媒体APP。
趋势二:绿色化技术将继续深入渗透
根据IDC测算,预计到2027年,AI数据中心容量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将达到40.5%,与此同时AI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预计将以44.7%的CAGR增长,到2027年达到146.2太瓦时(TWh)。
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不仅体现在预制化、模块化的建设方式,而是随着“双碳”战略的有序推进,已经深入到了数据中心的每个环节之中。